爱吟诗
当前位置: 爱吟诗 > 古籍史书 > 《枢垣记略》 > 内容

《枢垣记略》 卷十三·规制一

更新时间: 作者:梁章矩、朱智

  办理军机处设自雍正年间,银印藏大内,印钥以领班之军机大臣佩之。有应用之官文书,直日章京亲到内奏事房向内监请印,向军机大臣请印钥启用,用毕即行送进。凡请印钥必以金牌为质。金牌以金为之,广约五分,厚约一分,修约西寸,上镌“军机处”三字,直日章京佩之,封印后领班章京佩之。若随扈出京,则于出京之前一日将印请出,交领班之军机大臣管带,回銮之日即行送进。  谨按:雍正十年三月初三日大学士等遵旨议奏,办理军机处密行事件,所需钤封印信,谨拟“办理军机印信”字样,移咨礼部铸造,贮办理军机处,派员管理,并行知各省及西北两路军营。今办理军机处银印,干隆初年所换铸,清、汉篆其文,曰“办理军机事务印记”。两旁镌刻年月字号,一曰“干隆十四年正月日造”九字,一曰“礼部造”三字,一日“干字一百二十九号”八字。又按:现遇随扈出京之前,将印请出,交兵部领赍。兵部司员每日送至行宫门外朝房。请军机大臣启视,并备钤用。军机大臣兼用满、汉大员,无定额,以大学士领班。

  谨按:嘉庆四年正月,命成亲王入直办事,是年十月间,以与定制未符,即命出直。又:咸丰三年十月初七日谕,恭亲王奕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。又:十一年十月初一日谕,恭亲王奕授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。又:同治四年四月十四日谕,恭亲王著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。又:嘉庆四年,章京吴熊光、戴衢亨奉特加三品衔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。又:十六年,章京卢荫溥奉特加四品衔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。又谨按:满洲军机大臣奉旨在军机处行走者,是否准看汉折之处,历由本处缮片请旨遵行,均得旨准其阅看。又:干隆二十五年三月初十日本处奏,尚书兆惠,前在侍郎任内在军机处行走,未经奉旨阅看朱批奏折。今同都统侯富德俱在军机处行走,其阅看朱批奏折之处,伏候钦定。奉旨:阅清字不阅汉字。又按:自道光年间以后,满洲大臣一体阅看汉折,均未缮递奏片。又:咸丰八年五月二十四日谕,匡源、文祥在军机行走次序,著在杜翰之次。嗣后凡学习者俱在班末,俟实授时请旨。

  满、汉军机章京各分为两班,每班各八人,其八人内各以一人领班,国语谓之达拉密,由军机大臣拣派资深望重者为之。凡挑补满、汉章京,本处预期行片各衙门,令各出具考语保送数员,至多不得过八员,由军机大臣亲加考校,将入选者带领引见,记名者遇缺以次奏署、奏补。  谨按:嘉庆四年正月十六日谕,军机处为机密要地,向来行走章京未定额数,俱由军机大臣挑补,并不带领引见。因思各衙门、各旗官员即长笔帖式、骁骑校、护军校等微员,无不由引见补授,军机章京职事较重,岂有转不带领引见之理?嗣后满、汉章京各定为十六员,由内阁、六部、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、笔帖式等官择其人品端方,年力富强,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,候朕简用。其记名人员遇有缺出,按次陆续充补。此次应挑之汉章京,即照新例办理。又:十一年正月二十日本处奏,查满军机章京理藩院题署主事德宁额,于嘉庆九年出三座塔税差,经臣等奏明,以记名挨次应补之内阁中书重伦接署。该员行走以来,差使尚属勤勉。现在德宁额回京供职,可否将重伦留于额外行走,俟有缺出,即行充补之处,理合奏明,请旨。奉旨:依议。谨按:自嘉庆四年以后,每班章京不得过八人,至是始有先因署缺即留于额外行走候补之员。又:二十一年冬,军机大臣奏明行走之强逢泰不占额缺,于是每班八人之外,复有额外章京一员。又:咸丰三年二月初六日本处奏,现在军务较繁,请添传记名汉章京四人在额外行走。奉旨:知道了。又: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本处奏,前添传汉章京四员均已充补实缺,请添传二员在额外行走。奉旨:知道了。又:十一年十月初八日本处奏:汉章京自咸丰三年奏添额外行走四员,嗣因直务繁简不常,有即行传补者,有未即行传补者。现在两班行走共十八人,事务较繁,请添传二员在额外行走。奉旨:知道了。又:同治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本处奏:现在军务渐平,诸事较简,汉章京拟停传二员。奉旨:依议。

  满洲章京以内阁中书,六部、理藩院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、笔帖式兼充;汉章京以内阁中书,六部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、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兼充。

  谨按:干隆年间,满洲大员如侍郎保成、松筠,内阁学士博清额、索琳、福德等;汉大员如顺天府尹蒋炳,副都御史胡宝泉、傅显、刘秉恬、孙永清,大理寺卿王昶,光禄寺卿申甫,太仆寺卿程焘,候补三品京堂袁守侗等,皆令在军机章京上行走,至嘉庆年间始定此例。又:嘉庆四年二月十一日本处奏:原在军机章京上行走之科道各员,应仍遵旨留军机处外,此后军机处行走人员,遇有补放御史者,即回本衙门任事,不必在军机处行走。又:五年七月二十六日谕:嗣后军机章京有升任至通政司副使、大理寺少卿者,即著军机大臣奏明,不必在军机章京上行走。又:十年十月二十四日本处议奏:御史吴邦庆折内所称“汉章京应分别出身”一节,查军机章京向例由内阁中书挑取者居多,其由六部司员挑取者不及十之一二。自嘉庆四年奉旨于内阁中书及六部司员内保送以来,多系进士、举人出身者,间有一二员由拔贡生出身,亦系朝考录用之六部小京官。若榜副贡生即无由考试录用部员之阶,是以历来挑取章京,并无由此项出身者。至捐纳人员,惟进士、举人捐纳,内阁中书向来均经挑入军机行走,其由捐纳、贡监出身者,本不挑补,应毋庸议。又:据称“内自三品京堂以上,外自藩臬以上各大员与军机处俱有交涉事件,若令其子弟挑补章京行走,恐不无私通信息、泄漏机密等弊。请照现任三品京堂或督抚子弟不准考选御史之例,嗣后军机章京一体回避”等语。查军机处设立满、汉章京,恭缮谕旨,登载册档,均关紧要,自应慎选人才,严防弊窦。前经钦奉谕旨,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,并奉特旨,派科道官逐日进内稽查,立法已为周密。该章京等如能谨饬自矢,奉公守法,自不致有泄漏通信情弊。倘行走或有不谨,臣等必当随时查察,据实严参。况该章京等不过职司缮写,臣等面承谕旨,遇有实关紧要之事,本不轻向章京等宣露。至与该章京等父兄果有关涉事件,尤当留心慎密,尽可不令闻知,伊等亦何从泄漏?若因此设法防维,则各大员不独子弟应行回避,凡其族谊亲娅年家故旧,苟不知谨慎,安保无传递信息之事。且军机处承办京外直省事件繁多,大小各员,均不免有所交涉,又岂独三品以上大员子弟,始虑其泄漏?是该御史所奏杜渐防微之道,全不在此。惟机廷清切之地,父兄既身跻通显,其子弟原不必厕身枢要,似应酌量定以限制。但如该御史所奏外官自藩臬以上,犹未详尽。即如盐运使一官,亦系三品,外官司道并行,体制相埒,此外盐政关差,亦有外旗人员,其子弟似亦应一体回避。应请嗣后满、汉现任京官文职三品以上,武职二品以上,及外宫文职督、抚、司、道、盐政、关差,武职提、镇以上各大员子弟,均不得保送挑补军机章京,其大员之亲侄从弟及外姻亲戚等不在此例。至该员等有初补军机时,父兄尚未通显,迨行走谙习,正资得力,而其父兄氵存擢至三品以上等官者,应否令其回本衙门之处,臣等随时奏明,请旨定夺。又查现在军机处行走满洲章京内,有工部侍郎明兴之子内阁中书重伦,直隶布政使庆格之弟刑部主事吉祥,南布政使阿礼布之弟吏部员外郎德克津布,该三员挑补均在条奏之前,当差亦尚勤慎。臣等此次议奏,如蒙允准,应否即令该三员循照新例,回本衙门当差之处,恭候训示遵行。奉旨:依议。重伦、吉祥、德克津布三员充补军机在新例之前,均著毋庸回避。又:十六年二月初七日谕:军机为枢密重地,满、汉章京趋公执事,先以谨慎为本。从前御史吴邦庆条奏,大员子弟不准充补军机章京,经军机大臣议覆,自道员以上子弟皆令回避,其有行走在先者,并随时清旨定夺。兹据庆桂等奏,新授南赣道查清阿之子诚端,应否回避。朕思谨慎与否,总视乎其人,而防闲之道,亦必当定以限制。嗣后文职京官三品以上,外任臬司以上;武职京官副都统以上,外官总兵以上,其亲子弟均不准在军机章京上行走,其行走在先者亦毋庸随时具奏,即令照例回本衙门当差。诚端系道员之子,无庸回避。又: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谕:从前军机处满、汉章京皆军机大臣于内阁等衙门传取,嘉庆四年改由内阁、六部、理藩院保送引见。嗣后将保送人员先令军机大臣考试,分别弃取,带领引见,其记名者挨次传补,立法至为允当。惟大员子弟设有回避之例,殊可不必,防弊之道,初不在此。如大臣子弟有挑入军机处者,藉以学习政事,未尝不可造就人材。嗣后保送军机章京,著无庸回避大员子弟,其军机章京有升至通政司副使、大理寺少卿、及补授科道者,即回本衙门行走,著仍照旧例行。又:查自咸丰八年后历次交片,各衙门保送军机章京,均声明大员子弟仍照例不得保送。又:章京有升至通政使司、通政使副使、大理寺卿、少卿者,历经奉旨,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。又: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六日谕:满、汉军机章京,每班挑取各四员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额外行走,仍照常在军机处值班,毋庸常川到署。又:同治七年十月十七日本处奏:现在记名汉军机章京将次用竣,臣等照章行取内阁等衙门人员,考试带领引见。据工部保送之七品小京官丁鹤年,系镶黄旗汉军人。查汉军机章京自嘉庆四年奉旨定有额数,令各衙门保送后,并无汉军人员行走,详稽册档,亦无汉军不准充补明文,臣等未便驳令不准与考。阅看该员试卷,文理尚优,字画亦属端楷。惟向无办过似此成案,可否一并带领引见之处,伏候圣裁。奉旨:准其带领引见。  军机处在隆宗门内之北,军机大臣入直于此。军机章京直房在隆宗门内之南,满、汉两班分左右居之。每日寅时,军机大臣及章京等以次入直,辰刻军机大臣始入见,或不待辰刻而先召见,每日或一次或数次。军机章京皆随入,祗候于南书房。军机大臣至上前,豫敷席于地赐坐,承旨毕乃出,授军机章京书之。述旨毕,内奏事太监传旨令散,遂以次退直。若在圆明园,每日入直于左如意门内,御河之南为军机堂,堂之右为满章京直房,其前为汉章京直房,直务均与在宫之日同。

  谨按:军机大臣出入均由内右门,至南书房祗候召见。干隆年间军机章京随军机大臣后亦出入内右门,嘉庆年间章京等始专出入干清门,仍均在南书房祗候。

  军机处缮写谕旨之式,凡特降者,曰内阁奉上谕;因所奏请而降者,曰奉旨。其或因所奏请而即以宣示中外者,亦曰内阁奉上谕。各载其所奉之年月日于前。述旨发下后,即交内阁传钞,谓之明发。其谕令军机大臣行不由内阁传钞者,谓之寄信,外间谓之廷寄。其式:行经略、大将军、钦差大臣、将军、参赞大臣、都统、副都统、办事领队大臣、总督、巡抚、学政曰“军机大臣字寄”,其行盐政、关差、藩臬曰“军机大臣传谕”,亦皆载所奉之年月日,径由军机处封交兵部捷报处递往。视事之缓急,或马上飞递,或四百里,或五百里,或六百里,或六百里加紧,皆于封函上注明。其封函之式,字寄者,右书办理军机处封寄,左书某处某官开拆;传谕者,居中大书办理军机处封,左边下半书传谕某处某官开拆:皆于封口及年月日处钤用办理军机处印。

  谨按:干隆年间寄信,皆领班之军机大臣出

  名。干隆三十六年二月驾巡山东,大学士尹继善、

  刘统勋,协办大学士尚书刘纶俱未随扈,经本处奏

  请面奉谕旨,清字寄信著尚书福隆安出名,汉字寄

  信著尚书于敏中出名。又:嘉庆九年议准军机处

  交兵部加封寄往各省书字,其封面书写何人姓氏

  者,应交本人拆阅,如本任官升调他处并来京陛

  见,其护理及接任之员不得拆阅,即转递交本员祗

  领。若寻常印封无本员姓氏交该衙门开拆者,方

  准署任之员拆阅查办。又按:寄信行督办军务大

  员亦书军机大臣字寄,行各省提镇亦书军机大臣  传谕,提镇有督办军务者,亦书军机大臣字寄。至

  寄信中尤为紧要之件奉旨密谕者,则书军机大臣

  密寄。

  谨按: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本处奏,每日折  报奉旨批发谨拟写“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”字样,  寄信谕旨拟写“议政王军机大臣字寄”字样,其交

  片行文一律办理。又谨按:两次垂帘训政,每日折

  报,奉旨缮批呈览,自咸丰十一年十月至同治四年

  三月则写“议政王军机大臣奉旨”,寄信则写“议政

  王军机大臣字寄”字样,以后均写“军机大臣奉

  旨”、“军机大臣字寄”字样。

  凡中外奏折,奉朱批“该部议奏”、“该部知道”者,皆录副发钞,其朱批“览”或朱批“知道了”,或朱批“准驳其事”,及训饬嘉勉之词,皆视其事系部院应办者,即发钞,不涉部院者,不发钞。凡未奉朱批之折,即以原折发钞。凡朱批原折,如在京衙门之折,即存军机处汇缴;如各省,俱于本日录副后,系专差赍奏者,交内奏事封发,由驿驰奏者,即由本处封交兵部递往。其内阁领钞之折于次日缴回,同不发钞之折按日归入月折包备案。

  凡议大政、谳大狱有旨特交军机大臣者,即由本处承办;其交军机大臣会同各部院衙门者,或由本处主稿,或由所会衙门主稿,临时酌定。凡应行刑讯之案,或就内务府公所,或就步军统领衙门公所提讯,其皂役刑具皆于刑部传用。如会同刑部者或刑部堂官前来会讯,或就刑部会讯,亦临时酌定。若有军旅之事,则考山川之险夷,道里之远近,以备顾问。其边裔绝域古书茫昧者,则追寻新旧册档,加以谘访,使皆可征验,并就户部、兵部、理藩院等衙门咨取兵马钱粮,简明确数备查,有旨垂询,则或绘图或缮单即时呈递。  谨按:干隆四十六年口月口日旨:秋审勾到事

  件,军机大臣办理熟谙,著同大学士一体承旨。

  又:干隆九年口月口日本处奏:据韩光基奏称“军

  机处密议之件,无论议准议驳,于议定后奉旨钦遵

  行知该处或外省之后,应仍知照该管衙门存案”等

  语。查军机处办理事件不一,奏定之后,有应交都

  院者,有应行知外省者,有祗应本处存案备查者。

  至于密办密议之事,或颁发谕旨,或存案备查,断

  不便概行发部。韩光基所请知照该管衙门之处,

  诚如圣谕事属难行,应无庸议。又:干隆十一年三

  月二十四日奏:向来军机处事件,俱系交内凉转

  发,除密议密奏外,系何衙门承办者,即传该衙门

  承钞。今张允随所奏卡瓦一折,奉朱批“议政王大  臣速议具奏”,因系兵部主稿,是以内阁传钞。伏  思议政处与各衙门不同,嗣后凡遇交议政处事件,  俱交内阁,专交该衙门办理,不得发钞。谨奏。奉  旨:是。又:干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九日奏:各部传

  钞事件,往往多有遗漏,即续经查出或该督抚哲部

  询问,始行检举办理,虽将经手各官加以处分,而

  公事究已稽迟。臣等酌议,嗣后应令军机处承办

  交发之满、汉官员,将逐日所发谕旨及折奏事件,

  每届十日汇开一单,交与内阁票签处转交各衙门

  逐一查对,如有遗漏,若系寻常事件,即可作速补

  钞,若事属紧要,除一面补钞赶办外,仍将遗鄙之  员参奏议处。如此,十日内并无遗漏,即于单内注  明缴回。在各部院既可得免遗漏,即军机处或有

  未经交出事件,亦可随时查出,于公事似有裨益。  凡遇大典礼,豫期有旨,令军机大臣查考旧案者,即行查所司详稽册档,汇齐后,摘叙简明节略,开单呈览。或有御制书事之文、纪事之诗,有旨特交军机大臣等查明事之起讫者,亦即缮具节略,清单恭呈御览。

  凡恭遇除授内外大臣官员应进单者,文职大学士以下至京堂,武职御前大臣以下至步军前锋、护军统领;外任将军、总督、巡抚、布政使、按察使缺出,有旨令开列应补应升人员,皆缮递名单。盐运使缺出,有旨进单,即交吏部查开俸深道员十人、知府十人,与军机处记名京察一等人员一体缮单呈递。至文武大臣职任多者,遇出缺应补、出差应署者,有旨令查开管辖处所,即缮递缺单。

  凡文职盐运使及道员记名以按察使用。武职一等侍卫、翼长、参领、协领、长史、总管、城守尉记名以副都统用;总兵记名以提督用;副将记名以总兵用。遇缺出皆将记名人员进单。凡道若府缺出不由铨选保题者,由本处请旨,其或选缺道府在部无应选之人,由吏部请旨,又或题缺道府该省无可题之人,由督抚请旨,皆由本处进单。京察一等记名之给事中,御史,郎中,员外郎,内阁侍读,翰林院侍读、侍讲、修撰、编修、检讨,詹事府洗马、中允、赞善,以满洲、蒙古人员为一单,汉员为一单,皆道府兼用;内务府郎中、员外郎为一单,以道府关差兼用;其或遇引见或因保举特旨记名者,皆各为一单。知府以道用,同知、直隶州知州以知府用,京员视奉旨指明或以道用,或以知府用,或道府兼用。其道府兼用者,遇请旨道府缺进单,以道用者,遇请旨道缺进单,以知府用者,遇请旨知府缺进单。其汉给事中、御史、郎中俸满截取记名以繁缺用者,除由部铨选外,遇请旨道缺,给事中一体进单,遇请旨知府缺,御史、郎中一体进单。又曾任请旨缺道府及虽非任请旨缺而曾列名请旨单者,遇有丁忧起复、降革开复各员,由吏部知照军机处亦一体进单。其因告病或终养开缺,经病痊及养亲事毕,例应坐补原缺由吏部知照军机处者,遇该员坐补缺出亦一体进单。至文职有知州、知县奉旨记名者,应用同知、直隶州知州;武职有参将奉旨记名者,应用副将。遇有同知、直隶州知州简放知府遗缺及副将简放总兵遗缺,亦将各该员进单。

  谨查,道光九年冬以后,盐运使缺出,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府用人员不行进单。凡大比之年,会试总裁,顺天乡试主考,会试后覆试、殿试,朝考散馆及翰詹大考,并各项考试阅卷官,有旨令查开应点人员,即缮递名单。凡各省学政届子、午、卯、酉年八月应行更换之期有旨进单,即将各学政到任年月及曾否岁考注明开单,并将由进士出身之侍郎、京堂开单,其曾否得过试差、学差皆注明,得差者并注明次数。又奉天府府丞系兼奉天学政,并将进士出身对品应调之太常寺少卿、鸿胪寺卿、太仆寺少卿、顺大府府丞衔名另缮一单一并呈递。谨查,奉天府府丞兼奉天学政历届成案,均将进士出身之通政使司、副使,大理寺少卿一体开列进单。凡乡试、会试及覆试考差恭遇钦命试题,豫期以上三届之题缮单进御,并以本处所藏《四书》一部一同呈递。其自干隆元年以后出过会试及顺天乡试题者,皆于《四书》内黏贴黄签。其朝考散馆、大考翰詹,亦由军机处查开上三次题目清单,豫期呈递。此外各项考试惟考御史、荫生及各翻译题由南书房承办,余皆由本处于前一日提奏。谨查,现在考试汉御史、荫生及翻译考试各题目,均由本处提奏,考试孝廉方正系由内阁拟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