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国语》 国 语 卷 第 五
鲁语下1叔孙穆子聘於晋〔一〕,晋悼公饗之〔二〕,乐及鹿鸣之三,而后拜乐三〔三〕。晋侯使行人问焉〔四〕,曰:「子以君命镇抚弊邑〔五〕,不腆先君之礼,以辱从者〔六〕,不腆之乐以节之〔七〕。吾子舍其大而加礼於其细,敢问何礼也〔八〕?」
〔一〕穆子,鲁卿,叔孙得臣之子豹也。
〔二〕以饗礼见也。
〔三〕及,至也。悼公先为穆子作肆夏、文王各三篇而不拜,至鹿鸣之三篇,乃后拜乐三也。 〔四〕行人,官名,掌宾客之礼。传曰:「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焉。」
〔五〕镇,重也。抚,安也。
〔六〕腆,厚也。称从者,谦也。
〔七〕以乐节之也。案:「之」,公序本作「礼」。 〔八〕大,谓肆夏、文王也。细,谓鹿鸣也。
对曰:「寡君使豹来继先君之好,君以诸侯之故,貺使臣以大礼〔一〕。夫先乐金奏肆夏樊、遏、渠,天子所以饗元侯也〔二〕;夫歌文王、大明、绵,则两君相见之乐也〔三〕。皆昭令德以合好也,皆非使臣之所敢闻也。臣以为肄业及之,故不敢拜〔四〕。今伶簫咏歌及鹿鸣之三〔五〕,君之所以貺使臣,臣敢不拜貺〔六〕。夫鹿鸣,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,敢不拜嘉〔七〕。四牡,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,敢不拜章〔八〕。皇皇者华,君教使臣曰「每怀靡及〔九〕」,諏、谋\、度、询,必咨於周。敢不拜教〔一0〕。臣闻之曰:「怀和为每怀〔一一〕,咨才为諏〔一二〕,咨事为谋\〔一三〕,咨义为度〔一四〕,咨亲为询〔一五〕,忠信为周〔一六〕。」君貺使臣以大礼,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〔一七〕。」
〔一〕貺,赐也。
〔二〕金奏,以鍾奏乐也。肆夏一名樊,韶夏一名遏,纳夏一名渠,此三夏曲也。礼有九夏。周礼:「鍾师掌以鍾鼓奏九夏。」元侯,牧伯也。郑后司农云:「九夏皆篇名,颂之类也,载在乐章,乐崩亦从而亡,是以颂不能具也。」
〔三〕文王、大明、绵,大雅之首,文王之三也。三篇皆美文王、武王有圣德,天所辅祚,其征应符验著见於天,乃天命非人力也。周公欲昭先王之德於天下,故两君相见,得以为乐也。
〔四〕肄,习也。以为乐人自习修其业而及之,故不敢拜。
〔五〕伶,伶人,乐官也。簫,乐器,编管为之。言乐人以簫作此三篇之声,与歌者相应也。诗云:「簫管备举。」
〔六〕貺,赐也。
〔七〕嘉,善也。鹿鸣曰:「我有嘉宾,德音孔昭。」是为嘉善先君之好也。
〔八〕四牡,君劳使臣之乐也。章,著也。言臣奉命劳勤於外,述敘其情以歌乐之,所以著其勤劳也。
〔九〕皇皇者华,君遣使臣之乐也。皇皇,犹煌煌也。怀私为每怀。靡,无也。言臣奉使当荣显於君,如华之色煌煌然。既受命,当思在公,每人人怀其私,於事將无所及也。案:「荣显於君」,「於」,公序本作「其」。
〔一0〕此六者,皆君之所以教臣也。访问於善为咨,忠信为周。言諏、谋\、度、询,必当諮之於忠信之人也。
〔一一〕郑后司农云:「「和」当为「私」。」 〔一二〕「才」,当为「事」。传曰:「咨事为諏。」
〔一三〕事,当为「难」。传曰:「咨难为谋\。」
〔一四〕咨礼义为度。度,亦谋\也。
〔一五〕询亲戚之谋\也。 〔一六〕言当諮之於忠信之人。诗云:「周爰諮谋\。」
〔一七〕六德,谓諏也、谋\也、度也、询也、咨也、周也。
2季武子为三军〔一〕,叔孙穆子曰:「不可。天子作师,公帅之,以征不德〔二〕。元侯作师,卿帅之,以承天子〔三〕。诸侯有卿无军,帅教卫以赞元侯〔四〕。自伯、子、男有大夫无卿〔五〕,帅赋以从诸侯〔六〕。是以上能征下,下无奸慝〔七〕。今我小侯也〔八〕,处大国之间〔九〕,缮贡赋以共从者,犹惧有討〔一0〕。若为元侯之所〔一一〕,以怒大国,无乃不可乎?」弗从。遂作中军〔一二〕。自是齐、楚代討於鲁〔一三〕,襄、昭皆如楚〔一四〕。
〔一〕为,作也。武子,鲁卿,季文子之子季孙夙也。周礼:「天子六军,诸侯大国三军。」鲁,伯禽之封,旧有三军,其后削弱,二军而已。武子欲专公室,故益中军以为三,三家各征其一。事在鲁襄十一年。
〔二〕师,谓六军之眾也。公,谓诸侯为王卿士者也。周礼:「军將皆命卿。」诗云:「周公东征。」周公时为二伯而东征,则亦上公为元帅也。
〔三〕元侯,大国之君。师,三军之眾也。大国三卿皆命於天子。承天子,谓从王师征不义也。孔子曰:「天下有道,则礼乐、征伐自天子出。」
〔四〕诸侯,谓次国之君。有卿,有命卿也,二卿命於天子,一卿命於其君。无军,无三军也。若元侯有事,则令卿帅其所教武卫之士,以佐元侯。礼所谓「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」,谓以赋出军从征伐也。赞,佐也。
〔五〕无卿,无命卿也。王制曰「小国二卿,皆命於其君」也。
〔六〕赋,国中出兵车、甲士,以从大国诸侯也。
〔七〕征,正也。慝,恶也。
〔八〕言小侯者,削弱之日久也。
〔九〕大国,齐、楚也。
〔一0〕犹惧以不给见诛討也。
〔一一〕之所,谓作三军,元侯所为也。
〔一二〕言中者,明已有上下军也。
〔一三〕代,更也。
〔一四〕襄,襄公也。昭,昭公也。如楚,朝事楚也。事在襄二十九年、昭七年。
3诸侯伐秦,及涇莫济〔一〕。晋叔向见叔孙穆子曰:「诸侯谓秦不恭而討之,及涇而止,於秦何益〔二〕?」穆子曰:「豹之业,及匏有苦叶矣,不知其他〔三〕。」叔向退,召舟虞与司马〔四〕,曰:「夫苦匏不材於人,共济而已〔五〕。鲁叔孙赋匏有苦叶,必將涉矣〔六〕。具舟除隧,不共有法〔七〕。」是行也,鲁人以莒人先济,诸侯从之〔八〕。
〔一〕及,至也。涇,水名也。济,度也。鲁襄十一年,晋悼公伐郑,秦人伐晋以救郑。十四年,晋使六卿帅诸侯之大夫伐秦,至涇水,无肯先渡者。
〔二〕何益於伐秦之事也。
〔三〕业,事也。匏有苦叶,诗邶风篇名也,其诗曰:「匏有苦叶,济有深涉。深则厉,浅\则揭。」言其必济,不知其他也。
〔四〕舟虞,掌舟。司马,掌兵。
〔五〕材,若裁也。不裁於人,言不可食也。共济而已,佩匏可以渡水也。 〔六〕诗以言志也。 〔七〕隧,道也。共,具也。舟虞具舟,司马除道。法,刑也。 〔八〕诸侯,诸侯之大夫也。以,用也。能东西之曰以。 4襄公如楚,及汉,闻康王卒,欲还〔一〕。叔仲昭伯曰:「君之来也,非为一人也〔二〕,为其名与其眾也〔三〕。今王死,其名未改,其眾未败,何为还?」诸大夫皆欲还。子服惠伯曰:「不知所为,姑从君乎〔四〕!」叔仲曰:「子之来也,非欲安身也,为国家之利也,故不惮勤远而听於楚〔五〕;非义楚也,畏其名与眾也〔六〕。夫义人者,固庆其喜而弔其忧,况畏而服焉〔七〕?闻畏而往,闻丧而还,苟羋姓实嗣,其谁代之任丧〔八〕?王太子又长矣,执政未改〔九〕,予为先君来,死而去之,其谁曰不如先君〔一0〕?將为丧举,闻丧而还,其谁曰非侮也〔一一〕?事其君而任其政,其谁由己贰〔一二〕?求说其侮,而亟於前之人,其讎不滋大乎〔一三〕?说侮不懦,执政不贰,帅大讎以惮小国,其谁云待之〔一四〕?若从君而走患,则不如违君以避难〔一五〕。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,二三子计乎?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,则可也〔一六〕;若未有,不如往也。」乃遂行。
〔一〕襄公,鲁成公之子襄公午也。如楚者,以宋之盟朝于楚也。汉,水名。康王,楚恭王之子康王昭也。
〔二〕叔仲昭伯,鲁大夫,叔仲惠伯之孙叔仲带也。一人,谓康王也。
〔三〕名,谓为大国有盟主之名也。眾,略地多、兵甲眾也。
〔四〕惠伯,鲁大夫,仲孙他之子子服椒也。姑,且也。
〔五〕惮,难也。
〔六〕义楚,非以楚有义而往也。案:「义楚」上疑脱「非」字。 〔七〕庆,犹贺也。喜,犹福也。 〔八〕羋,楚姓也。嗣,嗣世也。任,当也。谁当代之当丧为主者乎?言必自当之,故不可不往弔也。 〔九〕执政,令尹、司马也。改,易也。
〔一0〕言我为楚先君故来,闻死而去之,后嗣臣子谁肯自谓我德不如先君者也。
〔一一〕举,动也。如在国闻楚有丧,將为之举动而往,况已至汉,闻丧而还,其谁言鲁不轻侮也?
〔一二〕任,当也。由,从也。言楚臣方事其君,当其政,其谁肯从己时而使诸侯有携贰者也。
〔一三〕说,犹除也。滋,益也。亟,疾也。言楚君臣求除其轻侮己者,將急疾於前之人,此讎不益大乎。
〔一四〕懦,弱也。惮,难也。言楚人欲除其侮慢之耻,不懦弱,其执政之臣无二心。以楚大讎,为鲁作难,其谁能待之?待,犹御也。
〔一五〕走,之也。
〔一六〕可,可还也。
反,及方城,闻季武子袭卞〔一〕,公欲还,出楚师以伐鲁〔二〕。荣成伯曰:「不可〔三〕。君之於臣,其威大矣。不能令於国,而恃诸侯,诸侯其谁暱之〔四〕?若得楚师以伐鲁,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,必用命焉,守必固矣〔五〕。若楚之克鲁〔六〕,诸姬不获闚焉,而况君乎?彼无亦置其同类以服东夷,而大攘诸夏,將天下是王,而何德於君,其予君也〔七〕?若不克鲁,君以蛮、夷伐之,而又求入焉,必不获矣。不如予之〔八〕。夙之事君也,不敢不悛〔九〕。醉而怒,醒而喜,庸何伤〔一0〕?君其入也!」乃归。
〔一〕方城,楚北山也。卞,鲁邑也,季武子袭之以自予也。 〔二〕伐季氏也。言鲁者,季氏专鲁国也。
〔三〕成伯,鲁大夫,声伯之子也,名欒。
〔四〕暱,亲也。
〔五〕夙,武子名也。言夙取卞时,鲁人不违而从之,是为听用其命,必同心而守,故言「固矣」。 〔六〕克,胜也。
〔七〕无亦,亦也。同类,同姓也。攘,却也。言楚亦將自置其同姓於鲁以取天下,不与君也。
〔八〕予之,以卞予武子也。 〔九〕悛,改也。
〔一0〕庸,用也。言公欲伐鲁,若人醉而怒;今止者,醒而喜,用何伤乎。
5襄公在楚,季武子取卞,使季冶逆〔一〕,追而予之璽书〔二〕,以告曰:「卞人將畔,臣討之,既得之矣〔三〕。」公未言,荣成子曰〔四〕:「子股肱鲁国,社稷之事,子实制之。唯子所利,何必卞〔五〕?卞有罪而子征之,子之隶也,又何謁焉〔六〕?」子冶归,致禄而不出〔七〕,曰:「使予欺君,谓予能也〔八〕。能而欺其君,敢享其禄而立其朝乎〔九〕?」 〔一〕季冶,鲁大夫,季氏之族子冶也。逆,迎也。
〔二〕璽,印也。古者,大夫之印亦称璽。璽书,印封书也。 〔三〕此璽书之辞也。
〔四〕恐公怒,故先言也。
〔五〕利,犹便也。
〔六〕隶,役也。謁,告也。
〔七〕致,归也。归禄,还采邑也。传曰「公冶致其邑」也。 〔八〕欺,谓璽书言卞人將畔也。能,贤能也。 〔九〕享,食也。
6虢之会〔一〕,楚公子围二人执戈先焉〔二〕。蔡公孙归生与郑罕虎见叔孙穆子〔三〕,穆子曰:「楚公子甚美,不大夫矣〔四〕,抑君也〔五〕。」郑子皮曰:「有执戈之前,吾惑之〔六〕。」蔡子家曰:「楚,大国也;公子围,其令尹也。有执戈之前,不亦可乎?」穆子曰:「不然。天子有虎賁,习武训也〔七〕;诸侯有旅賁,御灾害也〔八〕;大夫有贰车,备承事也〔九〕;士有陪乘,告奔走也〔一0〕。今大夫而设诸侯之服,有其心矣〔一一〕。若无其心,而敢设服以见诸侯之大夫乎?將不入矣〔一二〕。夫服,心之文也。〔一三〕如龟焉,灼其中,必文於外。若楚公子不为君,必死,不合诸侯矣〔一四〕。」公子围反,杀郟敖而代之〔一五〕。
〔一〕诸侯之大夫寻宋之盟也。在鲁昭元年。
〔二〕楚公子围,恭王之庶子灵王熊虔也,时为令尹。先,谓使二人执戈在前导也。 〔三〕归生,蔡大师子朝之子子家也。罕虎,郑大夫,子罕之孙、子展之子子皮也。穆子,鲁卿叔孙豹也。
〔四〕美,谓服饰盛也。
〔五〕似君也。
〔六〕惑,疑怪也。
〔七〕训,教也。虎賁,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,舍则守王闲,王在国则守宫门,所以习武教也。
〔八〕御,禁也。旅賁,掌执戈盾夹车而趋,车止则持轮,所以备非常、禁灾害也。
〔九〕贰,副也。承,奉也。事,使也。
〔一0〕陪,犹重也。奔走,使令也。
〔一一〕有篡国心也。
〔一二〕若不见討,必为篡,不復入为大夫也。 〔一三〕言心所好,身必服之。
〔一四〕不復为大夫以会诸侯也。
〔一五〕郟敖,楚康王之子麇。麇有疾,围縊而杀之,葬之于郟,诸侯谓之郟敖。案:公序本无「诸侯」二字。
7虢之会,诸侯之大夫寻盟未退〔一〕。季武子伐莒取鄆〔二〕,莒人告于会,楚人將以叔孙穆子为戮〔三〕。晋乐王鮒求货於穆子〔四〕,曰:「吾为子请於楚。」穆子不予。梁其谓穆子曰:「有货,以卫身也。出货而可以免,子何爱焉〔五〕?」穆子曰:「非女所知也。承君命以会大事〔六〕,而国有罪,我以货私免,是我会吾私也。苟如是,则又可以出货而成私欲乎〔七〕?虽可以免,吾其若诸侯之事何?夫必將或循之,曰:「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〔八〕。」则我求安身而为诸侯法矣〔九〕。君子是以患作〔一0〕。作而不衷,將或道之〔一一〕,是昭其不衷也。余非爱货,恶不衷也〔一二〕。且罪非我之由〔一三〕,为戮何害〔一四〕?」楚人乃赦之。 〔一〕寻宋之盟也。
〔二〕鄆,莒邑也。
〔三〕楚人,令尹围也。以鲁背盟取鄆,故欲戮之。
〔四〕乐王鮒,晋大夫乐桓子也。
〔五〕梁其,穆子家臣也。卫,营也。
〔六〕大事,盟也。
〔七〕苟,诚\也。诚\復有如此事者,即当復以财货求免而成私欲。私欲成,则公义废也。
〔八〕必將有循傚我者,言诸侯之卿尝有以货私免者也。
〔九〕货免之法也。
〔一0〕患作,患所作不得衷,以乱事也。
〔一一〕衷,中也。 〔一二〕欲杀身以成义,不欲求生以害道也。
〔一三〕由武子也。
〔一四〕何害於义也。 穆子归,武子劳之,日中不出〔一〕。其人曰:「可以出矣〔二〕。」穆子曰:「吾不难为戮,养吾栋也〔三〕。夫栋折而榱崩。吾惧压焉〔四〕。故曰虽死於外,而庇宗於內,可也〔五〕。今既免大耻,而不忍小忿,可以为能乎?」乃出见之。 〔一〕日中,旦至日中也。穆子怨其背盟伐莒,故不出见之也。
〔二〕其人,穆子家臣曾阜也。
〔三〕武子,政卿也,是为国栋。言己为戮,鲁诛尽矣,故曰「养吾栋」也。
〔四〕压,笮也。言季氏亡,则叔孙氏亦必亡也。
〔五〕庇,覆也。
8平丘之会,晋昭公使叔向辞昭公,弗与盟〔一〕。子服惠伯曰:「晋信蛮、夷而弃兄弟〔二〕,其执政贰也〔三〕。贰心〔四〕必失诸侯,岂唯鲁然〔五〕?夫失其政者,必毒於人,鲁惧及焉〔六〕,不可以不恭。必使上卿从之〔七〕。」季平子曰:「然则意如乎!〔八〕若我往,晋必患我,谁为之贰〔九〕?」子服惠伯曰:「椒既言之矣,敢逃难乎?椒请从〔一0〕。」 〔一〕晋昭公,晋平公之子昭公夷也。鲁昭十年,季平子伐莒取郠,莒人愬之於晋。昭十三年,晋將討鲁,会于平丘,使叔向辞鲁昭公,不与之盟也。
〔二〕蛮、夷,莒人;兄弟,鲁也。
〔三〕执政之臣有二心於莒而助之也。
〔四〕案:「心」,公序本无。
〔五〕言不独失鲁也。
〔六〕必加毒於人也。
〔七〕从至晋谢也。
〔八〕平子,季武子之孙、悼子之子意如也,时为上卿。
〔九〕患,谓见执。若,如也。贰,副也。
〔一0〕椒,惠伯名也。
晋人执平子。子服惠伯见韩宣子〔一〕曰:「夫盟,信之要也。〔二〕晋为盟主,是主信也。若盟而弃鲁侯,信抑闕矣〔三〕。昔欒氏之乱,齐人闲晋之祸,伐取朝歌〔四〕。我先君襄公不敢寧处,使叔孙豹悉帅敝赋〔五〕,踦跂毕行,无有处人〔六〕,以从军吏,次於雍渝〔七〕,与邯郸胜击齐之左〔八〕,掎止晏莱焉〔九〕,齐师退而后敢还。非以求远也〔一0〕,以鲁之密邇於齐,而又小国也;〔一一〕齐朝驾则夕极於鲁国〔一二〕,不敢惮其患,而与晋共其忧,亦曰:「庶几有益於鲁国乎〔一三〕!」今信蛮、夷而弃之,夫诸侯之勉於君者,將安劝矣?若弃鲁而苟固诸侯,群臣敢惮戮乎?诸侯之事晋者,鲁为勉矣。若以蛮、夷之故弃之,其无乃得蛮、夷而失诸侯之信乎?子计其利者,小国共命〔一四〕。」宣子说,乃归平子。
〔一〕宣子,晋政卿,韩献子之子起也。
〔二〕要,犹结也。
〔三〕闕,缺也。
〔四〕闲,候也。欒氏,晋大夫欒盈也,获罪奔楚,自楚奔齐。鲁襄二十三年,齐庄公纳盈,不克。秋,伐晋,取朝歌。朝歌,晋邑也。
〔五〕赋,兵也。
〔六〕踦跂,跘蹇也。
〔七〕次,舍也。雍渝,晋地也。
〔八〕邯郸胜,晋大夫,赵旃之子须子胜也,食采邯郸。左,左军也。
〔九〕从后曰掎。止,获也。晏莱,齐大夫也。
〔一0〕非以求远功也。
〔一一〕密,比也。邇,近也。
〔一二〕极,至也。
〔一三〕益,谓得晋之力助也。
〔一四〕共,敬从也。
9季桓子穿井,获如〔一〕土缶,其中有羊焉〔二〕。使问之仲尼曰:「吾穿井而获狗,何也〔三〕?」对曰:「以丘之所闻,羊也。丘闻之:木石之怪曰夔、